哪一座城市比它的國家更出名?
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正是其中佼佼者。
哥德所言的寶石發光處,
布拉格人說,就在著名的查理大橋上,
一步也不用挪移,就能看盡布拉格最精髓、最美的建築形式,
從10世紀初的羅馬式、哥德式教堂建築、
繁複華麗的巴洛克式、文藝復興的人文精萃、
百來座紅色尖塔的教堂與古堡高低排列、
而季節的光紋在塔尖上精靈般舞動著,
因而造就了「千塔之國」的美稱,
整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重要的世界遺產。
捷克共和國 Czech
捷克是位處歐洲內陸的國家,南與奧地利,東南與斯洛伐克,東北與波蘭,西與德國接壤。
國土分為西部的波希米亞,以及東部的摩拉維亞等2大區。
‧ 首 都:布拉格
‧ 面 積:約7886 4平方公里
‧ 地 形:波希米亞一帶為山地及高地,覆蓋以茂密的森林;中央的波希米亞盆地,有伏
爾塔河從中流過;與斯洛伐克接壤處,為皮艾雷‧卡爾帕奇亞山脈,地形大多
為土壤肥沃的摩拉維亞低地,小麥田、葡萄園遍布,農村風光優美。
‧ 語 言:官方語言為捷克語。
‧ 宗 教:40%人口信奉羅馬天主教
‧ 人 口:約1030萬人
‧ 民 族:94%捷克人;4%斯洛伐克人;其他少數波蘭人和德國人。
‧ 氣 候:捷克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天涼爽潮濕,夏季溫暖,5~9月布拉
格平均溫度在攝氏14度以上,夏季約攝氏2、30度左右,12月和1
月降至零度以下,其餘月份平均溫為8度以上。
‧ 貨 幣:單位克朗(Korun)。
‧ 時 差:捷克與台灣時差7小時,唯於夏天(3月底到9月底)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制,與台灣的時差為6個小時。
‧ 電 壓:220V‧50Hz
‧ 通 訊:捷克國碼:420
台灣電洽捷克:002-420+區域號碼(去0)+電話號碼
捷克電洽台灣:00-886+區域號碼(去0)+電話號碼
‧ 食物飲水:肉類為捷克最常見食物,多以雞、鴨、豬肉、牛排或是魚類為主食。
捷克的水不可生飲,最好購買礦泉水飲用。
‧ 特產名品:波希米亞水晶、玻璃製品,俄羅斯娃娃,捷克木偶,木製玩具,溫泉杯,
石玫瑰,貝赫洛夫卡酒/溫泉薄餅……等。
捷克歷史:
捷克斯洛伐克地區位於歐洲的中心,
在其獨立之前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達300年之久,
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瓦解,
1919年,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及斯洛伐克等地區組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名為捷克斯洛伐克。
國家獨立後,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濟發展迅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曾是世界上十大工業化國家之一。
1937年,英法等國與德國和義大利簽定慕尼黑協定,
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決定將領土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捷克斯洛伐克被納粹德國佔領,
德國在捷克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斯洛伐克則成立受德國保護的共和國,
部分斯洛伐克地區割讓給德國的盟友匈牙利(被稱為「高地地區」)。
1945年,在蘇聯幫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獲得解放,
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併,割讓匈牙利的領土重新劃歸捷克斯洛伐克,
但外喀爾巴阡地區則割讓給蘇聯的烏克蘭。
在蘇聯保護下成立的新政府宣佈捷為社會主義國家,
並加入蘇聯提倡建立的華沙條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
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改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1968年,當時捷共領導人杜布切克發動了「布拉格之春」的經濟和政治改革運動,
為蘇聯所不容,蘇聯合其他華約國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戛然而止,
捷共領導人杜布切克被挾持至莫斯科,
蘇聯的行為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批評。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成功發起「絲絨革命」
(捷克語:sametová revoluce,斯洛伐克語:nežná revolúcia)後,
結束了共產黨的一黨專政,
1990年,國名改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不過,此後捷政局動蕩,經濟倒退,人民生活水準降低,
原本隱藏的民族矛盾也因為民主化而開始浮出水面。
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道揚鑣,經過全民公投,
於1993年1月1日宣佈正式解體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史稱「天鵝絨分離」(Velvet Divorce) 。
- Jun 06 Fri 2008 10:53
((852)) 2008初夏蜜月紀行@捷克 ‧「世界上最美的寶石。」捷克介紹
close
「世界上最美的寶石。」哥德曾經這麼讚揚布拉格(Pragu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